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乘風圓頭


圓頭山/靈渡山-375
自八月十六以來 
兩度失約 
先有潭崗尖碑繼而沖溝獅峰,
 此令山友失望
 事因感冒作怪 臥床數周.

今重九將至
應效古人之遺風
登高避否趨祥!

 28.10.2017 (六) 
0930hrs. 
港鐵天水圍站A出口集合
 1)天水圍>靈渡寺 (42分/3.3公里) 
朝屏廈路西南前進
>過河
 左轉廈村田廈路
> 右轉新屋村廈村路
> 左轉海航物流
> 過廈村港深西部公路橋底
> >靈渡寺公廁
 >寺側上電塔
 2)圓頭山-375 又稱靈渡山
 圓頭山頂後
 落標高點188
 北望神州
 至稔灣路
 白泥村公所/前廈村鄉白坭公立學校 
出流浮山... 

乘風圓頭極目後海
 視野四方胸襟開朗
 人無遠慮活在當下.. 

東鐵沙田站/Ktt直通車
西鐵天水圍站


朝屏廈路西南前進


過河





左轉廈村田廈路





右轉新屋村廈村路



過廈村港深西部公路橋底






 



靈渡寺公廁


 





 








 



 


 











 

寺側上電塔











仰望圓頭山-375





白泥稔灣路







 





 


后海灣
 


 











 




 











遠處青山巔



Andy













圓頭山-375/謝謝Andy航拍



 





遙㸔188退路山脊...



 







是日全港50宗...






 * 靈渡山/圓頭山 *

2 則留言:

  1. [圓頭山]
    位於元朗以西,青山以北,屬青山靶場禁區範圍。
    海拔高度375米的圓頭山,又稱靈渡山,
    其山腳建有一座約1,500多年歷史的靈渡寺。
    從靈渡寺上圓頭山山頂,
    就必上攀先過電線塔底「一線脊」。
    靈渡寺為香港三大古剎之一,
    據史載建於一千六百年前的東晉末年。
    千多年來,該寺經歷數十次改建及重修,
    最後一次乃根據清代寺院的圖式進行重修,
    為目前香港僅存的清式古寺。
    寺外置有一尊銅鑄千斤的爐鼎,
    寺內則有口鑄於道光二十年的百年銅鐘,
    該寺有一口泉井
    為青山高僧杯渡禪師所開鑿的,
    故名「杯渡井」。

    靈渡寺位於元朗廈村西南靈渡山(圓頭山)之山谷間,
    素與屯門青山禪院、
    錦田凌雲寺並稱為香港三大古剎。
    靈渡寺草創於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四二四至四三零年),時杯渡禪師來華,駐場於此。
    及隋代,改名為「靈渡道場」。
    唐代則於山坡上大事修建,改名「大雲寺」。
    宋徽宗宣和元年己亥(一一一九年)詔令改稱「碧霞宮」,
    僧眾俱易道服。
    元代亦崇道教改名「白雲觀」。
    明代修葺重建,改名「靈渡寺」。
    清後道光二十年庚子(一八四零年)改於山坡下級重建,並以風水關係,將寺門改成橫向,
    亦屬民間因環境及地區民風需要而營造之獨特建構。
    咸豐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年)復重修。
    民國十六年丁卯(一九二七)年一再重修,
    一九七零年庚戌更隆重修建,煥然一新。

    回覆刪除
  2. 網絡上流傳一些難度高的行山路線,
    謂「考牌」路線云云,
    而杯靈雙渡也被視為其中之一。

    對我來說,
    行山從來都不是一項比賽,也沒有高手低手之分。
    即便要考,也是比行山的態度,
    而不是比體能、比速度、比長度、比難度。

    杯靈雙渡固然是一條具挑戰性的路線,
    但是完成了沒甚麼了不起,失敗了也不丟人。
    說不定,失敗者比成功者的得著還要多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