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成昆鐵道之旅 Pt. II - 舊日的足跡之不看水


九寨溝

07年09月16日,
我地搭乘K114次[空調硬臥]列車,
中午12點半
由昆明出發,展開了心儀已久的成昆火車之旅.
經過深山峽谷,
盤山隧道,
跨塹險橋,
湍急河川及綠野田園.....
由廣通,
元謀,攀枝花,
西昌南,西昌,普雄,
甘洛,漢源,峨嵋等站頭
於翌晨六時許抵達四川首府-成都.....
由成都北上九寨黃龍,
是要取道2008年512 汶川
北川大地震的災區,
當地雖匆匆走過,
跑馬射蚊鬚,
到今時今日,也依稀留在腦中...
當日的人文觀景,
現今何在啊?!
真的令人唏噓不巳世事無常,
或許也要學會怎樣面對,
又想想何必這樣那麼的肉緊,
不斷的爭名奪利哩!
 回程也是穿州過省,
亦日以繼夜的.
是搭乘K191次[空調下臥]的列車.... 
23日22:36時
由成都開出,
至25日06時左右抵廣州.....
途經資陽,
內江,永川,
重慶北(07:43hrs),涪陵,黔江,
銅化,懷化,株州,衡陽,韶關(03:12hrs)
到終站五羊城. 

 [都江堰]

  
 






 



南路清真寺
離堆公園

伏龍觀




外江
岷江



飛沙堰
內江 
 

治水心得
李冰父子廟
 








安瀾索橋

魚咀分水
 





 




寶瓶口
 

 





[樂山大佛]
四川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擁抱匯流處,便是樂山大佛所在之處。
 

  






青衣江/大渡河



凌雲交匯



觀佛渡頭

米高神照
樂山大佛是當今保存完好的最大的古代摩崖造像

[峨嵋聖景]


小平徑















黑龍棧道



[綿陽涪江路上]







雪寶鼎
隘口犛牛


万字夾 


川主寺



















[九寨溝]
溝口
箭竹海


高瀑布

五花海



珍珠灘








長海




 

五彩池



諾日朗



觀景臺俯瞰諾日朗瀑布
  

樹正群瀑



古磨房




樹正群海




[甲蕃羌藏碉樓古寨]


 





潘松藏廟











[黃龍瑤池]
黃龍溝


鳥瞰爭艷池

龍背鎏金瀑
黃龍廟

五彩池/禹王廟
 


 






爭艷池






金沙舖地
 






後記:
整整半個月的火車行程,
苦樂參半..
有苦自己知,
有樂大家享,
能把行程分享也算是大家樂啊 .....

在滇遊,
可以接受,吃和住也算合理,
但川遊,就.....
尤其是九寨黃龍
則十分惡劣,
早餐往往是實實在在的自助餐,
自己走入廚房搶,
住也極其簡陋,
有時三人共住有時四人間,
更甚者將我地兩兄弟分房.
在火車上也是另類感受,
有各地的民眾,拖男帶女,
大包細裹,上上落落於身旁,
或雙宿雙棲的或孤身上路的...
大家由不聞不問,到有講有笑,
同吃餐盒同泡杯面,不分你我....
總括來說,
能夠親身領略一下,
神州大地的人人物物,
山山水水,也是值得.
正所謂
小小苦楚等于激勵等于苦海翻細浪....
繼續前望.....
人謂:
[九寨黃龍,美不勝收,
不必上天,天上難求,
不用下水,俗世此尋],
有生之年,
應去多趟....

6 則留言:

  1. [成昆鐵路]
    是西南地區乃至我國重要的鐵路幹線,
    北起四川省成都市 ,
    南至雲南省昆明市 ,
    線路全長1096km。
    於1958年7月開工建設,
    1964年復工建設,
    1970年7月1日竣工通車,
    是國家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

    沿線三分之二崇山峻嶺、奇峰聳立、
    深澗密布、溝壑縱橫、
    地勢陡峭、地質狀況復雜,
    創造了世界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蹟。
    成昆鐵路與美國的阿波羅帶回的月球岩石、
    蘇聯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被聯合國並稱為“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成昆鐵路全長1096千米(按成都站至昆明站間距計算),
    起點成都南站,終點昆明西站。
    從成都站發出向東過沙河經青龍場,
    轉彎向南過成都東站 ,
    轉彎向西過錦江進入成都南站。
    從成都南站一路向南從海拔300~500米左右的川西平原 ( 四川盆地 ),
    沿著岷江傍峨眉山麓南下,
    逆洶湧的大渡河轉牛日河而上,
    攀越崎嶇連綿的大涼山 小涼山 ,
    穿越海拔2280m的沙馬拉達隧道後,
    通過海拔2300米左右的岷江與雅礱江的分水嶺,
    經過西昌,
    沿奔流湍急的孫水河、
    安寧河 、
    雅礱江 ,
    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
    連接攀枝花礦區;
    再溯龍川江上爬到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
    然後順舊莊河下行,
    穿越滇池地區的丘陵和淤泥地帶
    止於雲南昆明。

    回覆刪除
  2. EEChan 於2016-05-15 13:54:57 留言
    九寨溝風景很美。

    回覆刪除
  3. 1874飛飛 於2016-07-01 15:12:45 留言
    以前乘火車漫遊感覺好好多, 如今有高鐵, 快了但風味不同

    回覆刪除
  4. [樂山大佛]
    開鑿始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
    當時不是為開發旅遊,而是三江匯流處經常發生沉船事故,
    一位名叫海通的法師為了鎮定江水之患,萌發了一個宏偉的夢想,
    把江邊的大山變成一尊大佛像。
    三代工匠一斧一錘地接力敲鑿山體,
    直到90年後大佛完全誕生。
    有意思的是,自從建了大佛之後,未發生過一起沉船事故。

    樂山大佛
    高71米,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眼長3.3米,
    肩寬28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
    樂山人民親切地稱這尊大佛為「大佛老爺子」。
    樂山最高的建筑物68米,不是樂山市沒有經濟能力蓋更高的樓,
    而是有語:矮佛三分,也就敬佛三分。

    在多雨的四川盆地,為了保證大佛像屹立不倒,
    1300年前的唐代國人
    運用了工程學的原理在山體中修建了兩條密道,
    一條在耳後,一條在肩膀。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的頭頂,共有螺髻1051個。
    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共18層螺髻中,
    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
    避免雨水正面沖刷大佛面部。
    正胸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
    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
    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
    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
    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