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無樂不作之鹽田中英街


鹽田沙頭角中英街沿海長堤

難得老鄧撐場....

15.01.2015,
小組聯誼聚會碧海樓... 

不要浪費每一刻  快樂常在心花放
 謝謝你燦爛笑容  照亮我們的天空 
 謝謝你分享共鳴  把我投在你懷抱 
 夜裡有時會寒冷  你我發熱焙土暖 





背景橋為港方鹽寮下







 












 





背景為亞公咀/鎖羅盆/石芽頭方向






沙頭角海海障
遠眺八仙嶺/屏風山


遠眺鴨洲
 



鴨洲海
沙頭角海



 
 沙頭角河















 



 







 一水隔两岸












* 鹽田中英街 *

1 則留言:

  1. [中英街歷史]

    1898年英國與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
    1899年3月16日在這裏開始勘界,至18日結束。
    勘界時以潮漲時沙頭角河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
    最少至1922年時仍是沙頭角河的入海口[1]。
    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
    當時香港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
    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並改名中興街,
    別稱鸕鶿徑(又有稱為「鷺鶿徑」)。

    1949年後,大陸實行社會主義,
    而作為香港宗主國的英國屬於實行資本主義,
    兩個陣營互相敵對。
    港深邊界的中英街與朝鮮半島的三八線、
    越南的一七線以及分隔開東柏林與西柏林的柏林圍牆,
    隨之而成為冷戰時期兩大敵對陣營對峙的最前線。

    1967年7月8日,為六七暴動一部份的沙頭角槍戰發生,
    事件以6死1傷結束,死者包括5名香港警察和1名中國民兵,
    香港政府期後宣佈邊境全面封閉。

    在中英街,
    華界方面為了將來盡快可把香港拼入大陸,致力展開多個大規模的發展項目,
    如位於中英街街道填海區的「碧海花園」、
    「海港花園」、「碧海園」、「海天園」、「東和海韻園」等。
    住宅小區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是香港居民;
    英界方面則保持人中港區隔的原則,盡量把社區保持原狀,
    即使在主權移交之後,香港居民要前往中英街亦需要禁區紙。
    隨着新界其他新市鎮的發展,居民亦有自由搬出偏遠的禁區。

    深圳鹽田區政府自2002起
    在每年3月18日設立「中英街3·18警示日」
    (與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中共鹽田區委合辦),
    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小廣場舉行紀念活動,
    包括鳴響中英街警世鐘和與市民學生合唱愛國歌曲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