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戀殖鯉魚門漫步衛徑三之魔鬼山炮台


山腰崖邊秘境砵甸乍炮台

今次上魔鬼山,
我地主打山腰崖邊嘅砵甸乍炮台, 
因此炮台較為偏僻,屬冷門路線,
 所以專誠走趟... 

 19.01.2019 (六)
 0930hhhrs.港鐵油塘站A出口集合 
 舊礦場探秘滿載後, 
趕下一個路程... 
>將軍澳衛奕信徑3段 
 砵甸乍炮台 
 山頂炮台
 >右轉澳景路 
>左轉上調景嶺獅子亭
 >五桂山
 >航空導航反射器 
>茅湖山觀測臺 
>普賢佛院/調景嶺舊警署 
>尚德邨大家樂冰冰

虎虎生風
將軍澳衛奕信徑3段



右轉秘境掠地



遙眺藍塘海峽小西灣鐵蔘洲



山腰崖邊秘境砵甸乍炮台

















 






左走車道上至衛奕信徑第三段標距柱W020



遙眺栢架山鯉魚門渡假村
 



衛奕信徑第三段標距柱W020
 




我地冇入歌賦炮台左上炮台山山頂(魔鬼山)碉堡







由歌賦炮台可沿山徑至此
 









炮台山山頂(魔鬼山)碉堡
 












 









澳景路
沿澳景路向右靠左走一小段路上五桂山




航空導航反射器









五桂山-305
又名黑鬼山/五鬼山
衞奕信徑第三段的最高點





上完又落落完又上...沒完沒了! 






卒之上到喇....你老板吖!


航空導航反射器



遙眺遠處聳立的鷓鴣山...最尾都冇上,好彩!


落山喇往石堡進發.. 




山草藥兩面針...






得人情,我地可入內細看,但不可拍照。
茅湖山遺址的一座圓形石砌塔樓的下半部-錄自網頁
























往瞭望台出入口
接寶琳南路後左走至靈實醫院完成行程

上方為調景嶺警署(即現在的普賢佛院)
舊日的光影-錄自網頁



普賢佛院/調景嶺舊警署
舊調景嶺警署格局 :
警署位於山上,居高臨下,
設有哨崗和探射燈,用作監視山下寮屋區之用。-錄自網頁



早年調景嶺巴士總站
90號行走安安達臣道
後來加閞經順利邨道及秀茂坪道的290號
右路上去調景嶺警署
於1962年1月1日起
第一條服務調景嶺的巴士路線
為九巴路線30,投入服務,
當時往來九龍城碼頭至調景嶺
(總站設在調景嶺警署旁,即現時位於寶琳南路的普賢佛院)
1967年2月20日縮短至彩虹,
1973年7月16日起更改編號為90。
到總站後
會先上調景嶺警署(即現在的普賢佛院)
才返回調景嶺巴士總站!

往右落靈實醫院,沿車路穿隧道出尚德...
上走往翠林的路/原先由此往小夏威夷的
穿隧道出尚德
尚德商場有車新巴798經大老山返沙田火炭....沙田友!

 * 衛奕信徑第三段 *

5 則留言:

  1. 魔鬼山(Devil’s Peak)

    炮台山位於鯉魚門以北,又名魔鬼山(Devil’s Peak),標高222米。
    由於其位置俯視維多利亞港東面水道入口,故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包括現時的魔鬼山)後,
    在魔鬼山建造一系列防衛設施,
    包括歌賦炮台、砵甸乍炮台及魔鬼山碉堡。
    位於山腹歌賦炮台與較低處(近今鯉魚門石礦場)的砵甸乍炮台
    同建於1900年,各原設兩座大炮;
    而位處魔鬼山山頂的碉堡則建於1914年,
    設槍孔、戰壕、火藥庫、地下室等。
    因調防關係,歌賦炮台的兩座大炮於1936年被移至赤柱;
    而砵甸乍炮台的兩座大炮亦於1940年被移至鶴咀的博夏勒炮台。
    現時該地仍有多座炮床遺蹟,遊人可沿衛奕信徑到達歌賦炮台,
    亦可循小徑登上的碉堡;
    而砵甸乍炮台則可由鯉魚門馬背村循山徑前往。

    遊悠探勝路線 :
    油塘 ›鯉魚門徑 ›馬背村 ›衛奕信徑第三段
    >砵甸乍炮台 ›歌賦炮台 ›炮台山(魔鬼山)碉堡
    ›衛奕信徑 ›高超道

    油塘港鐵站,茶果嶺道和崇信街,再接鯉魚門徑循天后廟方向行走。
    沿著海傍徑經過海鮮食肆及燈塔走至馬背村。
    在天后廟前左轉水泥徑(留意地上清晰的衛奕信徑指示),
    沿舖設完好的梯級上走(中途可右轉至砵甸乍炮台),
    接至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車道。
    左走車道上至衛奕信徑第三段(近標距柱W020),
    並留意右方的地圖資料牌。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
  2. [茅湖山觀測台]

    位於香港西貢區將軍澳寶琳南路的茅湖山上,
    行山人士及街坊稱其為茅湖廢堡,
    確實建築年份不可考,但從現有歷史文獻中推算,
    建築物早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前已建成,
    估計為清朝佛堂洲海關的觀測台,作觀測佛堂門航道之用。
    基於其獨特性,於2009年12月18日觀測台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數年前觀測台古蹟仍未被圍封,遊人可進內參觀,圓形的瞭望台甚有氣勢。
    但現時外面已加建圍網,並有人員看守,遊人只可遠觀這一級歷史建築了。
    得人情,我地可入內細看,但不可拍照。
    現時茅湖山的遺址包括一座圓形石砌塔樓的下半部,
    以及一座長方型的鄉村式石屋。
    兩棟建築物皆由深灰色的火山岩建造,估計由當地附近開採而來。
    歷史照片顯示塔樓原有一個類似中式帽子的拱頂,
    現時塔頂部分已不存在,原因不明。

    隨後,沿石級往下走,山徑略見陡斜,
    接寶琳南路後左走至靈實醫院完成行程。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
  3. [普賢佛院/調景嶺舊警署]

    1956年,章嘉活佛的徒弟吐登上師來港,為援助客居調景嶺的國軍,
    在舊調景嶺村建立普賢佛院。
    佛院屬藏傳佛教,供奉觀音化身「綠度母」,
    並收藏吐登上師從北京雍和宮帶來的唐卡(佛教神像繪圖)。
    普賢佛院是香港唯一供奉了民國抗日將領的忠烈祠,卻面臨遷拆。
    從靈實醫院沿寶琳南路出發,往維景灣畔的山路上,
    可以找到普賢佛寺,途中亦會經過一些廢置的舊屋。
    96年港英政府清拆舊調景嶺村寮屋區,佛院被安置到舊警署,
    繳交每年一元象徵性租金,作拆村賠償。
    佛院負責人劉建國曾表示,佛院是舊調景嶺作為「小台灣」的最後見證,
    並且供奉昔日生活在此的國軍靈位,拒絕遷出。

    兩年前,地政處執行土地管制行動,期間劉建國燒手抗議。
    院內一批佛教文物、400多個靈位和3個骨灰龕被政府取走,
    而劉建國養的一池50多條錦鯉被鎖在清空後的佛院內、
    4隻唐狗送到宋王台政府狗房。
    佛院被收回後,當局圍板封住,並設有保安崗亭至今。
    至今未能取回400個國軍靈位。

    去年10月,劉建國經張超雄議員助理,向民政處要求討回靈位,遭拒絕。
    「直到今年1月才書書回覆,不能取回所有私人物品,
    但又附上兩三張照片,相內有幾個花樽,好似說明我的物品都有被保存似的。」

    兩年來,他四出奔走,除了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外,
    又曾向兩岸政黨及民間團體求助。

    當風物資料館工程已經開始,18年底即告落成,
    他這樣回答:「有生之年我不會灰心,
    區議會與政府將國軍在調景嶺的歷史、藏傳佛教在香港的紀錄統統滅掉,我要搞個水落石出。」

    最後更新日期:2017-04-26 14:16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
  4. [調景嶺]
    (英語: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
    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
    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
    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調景嶺位於九龍半島東隅海畔之鯉魚門以東照鏡環山山麓一帶,
    北為五桂山及茅湖山,南為鯉魚門岬角及藍塘海峽,
    東為填海後的將軍澳市中心。

    1905年,
    一個名叫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
    的加拿大籍洋人退休公務員在該處附近興建麵粉廠。
    不過麵粉廠於1908年4月倒閉,倫尼並於4月14日自盡。
    有傳聞指他在麵粉廠上吊自盡而死,因此亦產生了「吊頸嶺」這個戲稱。
    到了1950年代難民遷至該處後,
    香港政府社會局救濟署署長李孑農取「吊頸嶺」的諧音,
    改稱為「調景嶺」,有「調整景況」之意。
    另一方面,
    該地的英文名稱因這間麵粉廠而稱為「Rennie's Mill」(倫尼氏磨坊),
    直至香港主權移交後,才將英語名稱改回調景嶺的中文音譯(Tiu Keng Leng),
    但由於歷史問題,仍有部分人稱該處為 Rennie's Mill。
    1941年日佔時期,日軍將該處的倫尼麵粉廠房用作地區指揮部,
    並且在該處嚴刑拷問犯人(例如走私客),嚴重者斬首處決,把屍首拋下岸邊海床。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

  5. [小台灣]
    1948年國共內戰,
    很多戰敗及受傷的中華民國國軍及眷屬隨政府南移到廣東一帶。
    國軍撤出大陸、退守台灣,原國民政府官員和商人湧入香港
    聚集於九龍半島東部靠海山岡名為「吊頸嶺」的地方,生活異常艱苦。
    因該區居住著大量國共內戰後,到港的中華民國國軍成員,
    該地村民又在嶺內山腰位置用白油等刻上「蔣總統萬歲」字句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然而在1950年6月18日端午節,發生秧歌舞事件。
    事件促使香港政府警覺有必要分隔左右兩派人士的勢力範圍。
    當時的調景嶺位置十分偏僻,比摩星嶺荒蕪得多。
    由於尚未開發,加上遠離市區,對外亦無陸路交通,自成一國。
    在一片荒蕪的環境下,難民生活困苦,
    當時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就為調景嶺提供了生活各方面的安排,
    儼如當地的國民黨政府,
    而當地居民也視救濟總會為中華民國政府的代表,
    做成調景嶺以後幾十年強烈政治意識形態象徵的主要原因,
    因此調景嶺有「小台灣」之稱。
    於1962年1月1日起第一條服務調景嶺的巴士路線為九巴路線30,投入服務,
    當時往來九龍城碼頭至調景嶺
    (總站設在調景嶺警署旁,即現時位於寶琳南路的普賢佛院),
    1967年2月20日縮短至彩虹,
    在六七暴動時暫停服務,直至1971年12月20日才重投服務,
    是暴動前路線最遲重投服務的一條,
    1973年7月16日起更改編號為90。
    寮屋區清拆時,約有6,500名調景嶺平房區居民獲安置入住公共房屋,
    當中很大部份的人都遷進了將軍澳的厚德邨德安樓及德裕樓。
    直到現在,他們還過著跟從前在調景嶺一樣的守望相助的生活。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