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開心老友黔桂遊之凭祥國威遠揚


南疆重關鎮南關炮臺/南天三關炮臺

D8凭祥國威遠揚
 今日去威威:
 一威是鎮南關大捷大敗法軍, 
另一威是鎮南關起義孫中山響起第一砲... 

第八日,
 一早驅車往友誼關... 
友誼關是中越兩國邊境線上最重要的隘口,
 午餐後
經合浦,車程四粒鐘返北海. 
 宿上日
北海
維也納國際酒店1805房









友誼關關卡











大清郵局法式樓層













左輔山鎮關炮台










鎮關大炮台


























越南關卡






















鎮南關即今友誼關

































舊322國道/G322
起點為湖南省衡陽市,
終點廣西省崇左市憑祥友誼關,
全程1039千米
今322國道
起點為浙江里安,
終點為廣西憑祥友誼關,
全程2288千米...



[鎮南關大捷]

[鎮南關起義]









越南的大貨車


凭祥浦寨國門口岸


中越1090界碑






浦寨邊境的友誼湖很漂亮/山水就在邊界上













越南的大貨車好醒神



 * 廣西壯族自治區凭祥市鎮南關 *

4 則留言:

  1. [鎮南關]

    鎮南關 (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鎮南關)
    鎮南關是中國南疆重要關口。今友誼關。
    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曾稱雞陵關、大南關和界首關。
    鎮南關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15公里處,
    踞大青山、金雞山(古稱錦雞陵)隘口。
    與西北的平而關、水口關合稱“南天三關”。
    友誼關是中越兩國邊境線上最重要的隘口。
    鎮南關距離憑祥市以南18公里。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朝就在此設關,初名“雍雞關”,
    後改名“界首關”、“大南關”。
    明洪武元年(1368)為鞏固南疆,改建為兩層門樓。
    後易名鎮南關。
    又在金雞山陡壁上修築炮臺數座俯控關口。
    關城附近山巒重疊,谷深林茂,地勢險要,為中國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
    古有“南疆要塞”之稱
    1938年至1944年間,胡志明曾在廣西進行革命活動,多次經由憑祥一帶進出越南。
    1954年北越獨立後,胡志明曾多次經“鎮南關”到廣西訪問、度假、過生日。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由越南進犯廣西,將關門焚毀。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
  2. [鎮南關大捷]

    鎮南關之役是發生在1883年-1885年清朝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以下簡稱法國)
    在中法戰爭期間的戰役,以清朝勝利結束。

    鎮南關大捷是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3月,
    在中法戰爭中,清軍老將馮子材
    與黑旗軍劉永福
    (欽州人劉永福為首的一支民間地方武裝,其人數大約為三千人左右。
    該軍隊以北斗七星黑旗為戰旗,因以得名。)
    在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大敗法國侵略者取得重大勝利的著名戰役。
    鎮南關之戰,是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史上戰果顯赫的戰役之一,
    在中國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鎮南關大捷:打了勝仗還得簽辱國條約,
    於6月9日簽訂了《中法天津條約》為結局。
    中法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
    就是確認了1884年戰局對中國不利時法國和越南之間簽訂的《第二次順化條約》,
    其中否定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
    法國軍隊撤出台灣,清軍撤出越南,從此越南脫離中國,成為法國屬地。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
  3. [鎮南關起義]

    鎮南關之役是孫中山領導的第六次反清起義,以失敗告終。
    因發生在農曆丁未年(1907年),
    所以又稱丁未鎮南關之役。
    鎮南關即今友誼關。
    1907年12月1日,孫中山派中華國民軍鎮南關都督黃明堂夜襲鎮南關,
    關上無清兵駐防,革命軍成功占領鎮南、鎮中、鎮北三炮台。
    孫中山與黃興、胡漢民、日籍秘書池亨吉、法國軍官等人
    立刻從越南河內趕往鎮南關指揮。
    當時孫中山自謂:
    「余自乙未廣州起義失敗以來,歷十有四年,
    至是始得履故國之土地,與革命將士宣力行陣間。」
    因革命軍缺乏彈藥,孫中山便回河內籌備彈藥,由黃明堂守關5日。
    此時清廷得知鎮南關失守後率軍反攻。
    清廣西右江道道台龍濟光和廣西參將陸榮廷率4000清兵攻關,
    革命軍堅守7日後退入越南燕子山。
    同時清政府也向法屬安南施壓,扣留在河內籌備的彈藥。
    1908年5月,池亨吉在日本朝日新聞社出版《支那革命實見記》一書,
    記述了他參與鎮南關戰場的實地見聞,並由孫中山作序。
    該書中文版譯為《中國革命實地見聞錄》。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
  4. [浦寨國門口岸]

    凭祥與越南的通商歷史由來已久,自宋代以來,
    凭祥一直是中越邊境貿易的集散地,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凭祥浦寨,這個曾經的中國小山村,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
    憑藉東盟貿易的熱潮華麗轉身,蛻變成貿易繁榮、人口眾多的邊城口岸。
    據悉,凭祥市浦寨邊境貿易區是中國對東盟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場。
    水果進出口貨量達141萬噸,占全國的21%,
    凭祥口岸成為全國水果進出口量最大的口岸,
    其中95%在浦寨貿易區進行。
    凭祥市浦寨邊境貿易區還是中越邊境線上最大的邊民互市貿易點。
    同時,作為友誼關口岸的次要通道,邊境小額進出口貨物允許在此成交。
    由於突出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
    浦寨吸引了國內外客商在貿易區內從事貿易活動,
    常住人口4900多人,人員日均流量4000人次(其中越方人員約1600人)。
    日均貨車流量為530輛車次,其中越南車輛190車次。
    2015年,凭祥外貿進出口總值104.72億美元,其中浦寨邊境貿易額近20億美元。

    -錄自網頁

    回覆刪除